河南商城县扎扎实实防汛备汛
当前,防汛工作已进入“七下八上”关键期,河南省商城县面临“气温偏高、降水面弱点强、时空分布不均,可能出现旱涝转换”的复杂态势。面对这场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汛大考”,商城县坚持防汛抗旱统筹推进,以一系列扎实举措打响防汛备汛“主动仗”。
据悉,商城县境内水利设施星罗棋布,共有中小型水库 161座。目前,3座大中型水库均在汛限水位以下安全运行;159座小型水库中,13座空库待命,146座保持半库或低水位运行。这些分布在县域各处的“水域调节器”,正为防汛抗旱发挥着关键调控作用。
“汛期里,我们加密巡查频次,雨天更是随时检查,绝不能让水库出半点纰漏。”鲇鱼山水库水文站站长梁德友每天坚持实地巡查,详细记录水位变化、溢洪道运行状况。
入汛以来,商城县已经历7次短时强降雨。其中,6月18日至21日的强降雨过程中,分别启动了防汛四级、三级应急响应,提前转移94户、206人,实现“应转尽转、不落一人”。“接到预警后,我们立即逐户敲门通知,协助群众转移物资、撤离至安全地带,确保危险区域无人员滞留。”伏山乡村干部吴泽勇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这个山坡是地质灾害点,村里不仅立了醒目的警示牌,还手把手教我们识别预警信号。一旦有险情,村干部都第一时间来喊我们转移。”苏仙石乡村民余弟明坦言,这些细致措施让大家心里踏实了许多。
作为大别山山区县,每逢汛期,商城县尤其南部乡镇常面临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针对全县8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1421处山洪灾害危险点,该县持续强化排查整治与动态巡查力度,在各隐患点统一设立警示牌、布设临灾预警信号装置,并安排专人实时监测。
在物资保障方面,商城县已提前备足了防汛物资,包括12万条麻袋与编织袋、5220平方米编织布、300吨砂石料、16艘橡皮艇、8艘冲锋舟、234台发电机、220台排水泵等。各乡镇同步租赁挖掘机、铲车等大型抢险机械,并建立应急调用机制,确保“随用随调”。“这些物资都提前做了全面检查和保养,就为了险情发生时能马上派上用场。”防汛物资储备中心工作人员黄启彬介绍道。
此外,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城市内涝,该县还加强城区地下管网疏通养护,统筹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加密路面巡查。强降雨期间严格落实“景区应关尽关、危险广告牌应拆尽拆”等要求,全力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全县357支应急队伍共8125人24小时备勤待命,供电、通讯抢修队伍也已做好应急准备,随时响应突发状况。
“我们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密会商研判频次。遇有橙色或红色预警,立即组织应急、自然资源、气象等部门开展集体研判,确保早预警、早处置。”商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吴昌明说,全县上下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防汛措施,通过压实“县乡村组户”五级包保责任、强化应急演练等方式,全面提升防灾减灾应对能力。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