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
在山东寿光的“智慧大棚”里,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网络远程调控灌溉施肥,人工智能逐渐介入蔬菜生产的各个环节;在浙江湖州的麦田里,搭载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实时生成作物长势图,AI系统自动诊断出需要追肥的区块……随着数字乡村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更多“数字种子”在乡村沃土上生根发芽,让乡村全面振兴的步伐更加稳健有力。
前不久,中央网信办等4部门联合印发的《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到2025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十四五”圆满收官。数字技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中的作用更加彰显。还针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作出具体部署,明确提出全国行政村5G通达率超过90%、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进一步提升等目标。
从目前看,持续深入推进相关领域建设作用明显。为乡村地区提供高速畅通的网络服务,不仅能让农产品销售摆脱地域限制,通过电商平台直接对接全国市场,还为乡村引入各类优质资源提供了可能,促进乡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对乡村交通、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进行数智化改造,可实现农业生产精准灌溉、施肥等,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助力乡村产业现代化转型。此外,涉农数据资源集成共享还能促进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乡村经济整体效益。
应看到,当前开展数字乡村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治理等领域还需持续加强,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数智化改造,有序推进涉农数据资源集成共享,不断夯实数字乡村发展基础,以数字乡村建设实现强农惠农富农。
完善基础畅通动能。当前,部分农村地区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断加大,这直接关系农村生产生活。应注重精准对接农业生产、乡村治理、民生服务等实际需求,让数字红利高效走进田间地头。在进一步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进程中,可根据应用需求有序推进农村地区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特别是支持农村和边疆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网络覆盖水平和供给能力。还应持续做好网络和数据安全督查检查工作,加强涉农重点网站和业务信息系统防护能力建设。
数智改造激活效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数智化改造是提升乡村治理与生产水平的关键抓手。以往公路、水利、电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往往存在养护滞后、调度粗放等问题,针对这些关键基础设施应注重数智化升级,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感知”的转变。比如澳门赌场app:一些农村已经实施的智慧水务平台能实时监测管网漏损并自动预警,智能养护系统可精准调度公路维修资源,数字化电网能适配光伏等新能源接入需求,值得学习借鉴。以基础设施数智化,实现农业农村管理效率不断提升。
数据共享释放潜能。改变涉农数据分散在多个部门的问题,不断降低“数据孤岛”影响,需持续推动涉农数据资源集成共享。应丰富完善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促进自然资源数据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共享应用。还应推动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和用地“一张图”建设,制定完善农业农村数据管理制度等。还应注重规范数据授权运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开发农产品溯源、乡村旅游等数据应用场景,让“数据要素”真正转化为“发展要素”。(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马维维)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