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小赌攻略_澳门赌场app-【官网直营】

图片

陕西苹果增收记 聚力产业集群 建设农业强国

2025-07-23 08:20 来源:农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冬阳)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陕西苹果增收记 聚力产业集群 建设农业强国

2025年07月23日 08:20   来源:农民日报   

7月的三秦大地,烈日似火。从关中到陕北,到处是忙碌的果农、苹果刚被套袋、苹果包装箱加紧生产……随着陕西省苹果产业集群的加速推进,陕西省苹果产业全链条协同发展的优势正在显现,更多果农也抓住契机,拓宽增收渠道。

2022年10月26日,澳门小赌攻略:总书记在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考察时指出,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

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陕西在稳步推进渭北南部、渭北北部以及陕北山地三大苹果产业带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以黄土高原苹果产业集群为引领,以率先建成果业强省为目标,优化前端、培育中端、提升后端,加快培育兴业、强县、富民支柱产业。随着产业集群建设举措的不断完善,更多政策“活水”不断注入,三秦大地实现了果农收入和果企效益的双提升。

联农带农拓收入

6月是何艳儒最忙碌的一个月。每天,她穿梭于苹果基地内,完成苹果套袋工作。

何艳儒今年40岁,在位于咸阳市淳化县十里塬镇的省级现代苹果产业园内工作。她告诉记者,套袋工作对她来说已经轻车熟路,每套一个袋子自己能有7分钱收入,平均每天能挣300元。

苹果产业集群的发展让农民有了更多收入,也让产业发展更具特色,也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到苹果产业发展中来。

以洛川县为例,2024年底,洛川苹果总产量112.0188万吨,苹果综合产值超150亿元,品牌价值达到883.2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44元,为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

在洛川县交口河镇京兆村,32岁的韩国红已经有了6年果树管护的经验。如今,韩国红和家人经营着20多亩苹果,农忙时节,也会招募周边村民帮忙给苹果套袋。

“现在就是最忙的时候,我们全家齐上阵,而且还雇了几个人套袋,每人每套一个袋有9分钱劳务收入,每人每天都能套3000多个,工资就有300元左右。”韩国红表示。

一年下来,韩国红一家纯收入有十几万元。

像何艳儒、韩国红这样的果农还有很多。记者在采访途中遇到的交口河镇安善村56岁的李智荣,他靠着家中的苹果园把两个孩子供上了大学。旧县镇故现村55岁的王世荣经营的8亩果园,其中4亩采用标准化种植技术,纯收入超过10万元。

记者了解到,陕西省通过苹果产业集群项目实施新增就业岗位14555个,有效带动33.71万人实现增效增收。全省新增苹果产业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2个,其中项目实施区域内新增9个,探索形成“果园托管”“订单生产”等形式多样、运行良好、效果明显的联农带农模式。

“苹果产业集群区域内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增幅超16%。同时,陕西省已培育苹果师傅和高素质农民各300人,培训高素质农民和果农等26.4万人次,吸引近千人返乡创业。”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优化布局增效益

苹果产业集群建设最重要的是产业链条的优势互补。对于苹果集群来说,无论是种植、加工还是销售,各种配套产业都不可或缺,比如苹果纸箱、建设苹果基地所需的基础设施材料、苹果相关废弃资源的回收利用等。只有不断完善各区域的功能定位,优化布局,才能让集群发挥更大效益。

“大量收购废旧木材,苹果树每吨330元,到厂现结,杂木每吨280元,干湿不限。”这是延安荣阔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马红肥日常的微信朋友圈内容。

延安市是陕西省苹果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地区,有着较好的苹果产业种植与加工基础。随着产业集群的深度发展,分工的细化也进一步体现出来。长期以来,果农们在种植苹果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废弃的木材枝条。马红肥也正是看准了这一商机,再结合陕西省对于苹果产业集群的支持,就在延安市富县吉子现镇前塬村成立了公司。

“前几年在浙江宁波参加的一次进口展览会,当时我了解到果树的废弃枝干木材也能利用起来变废为宝,变成木醋液、木焦油等高附加值生物产品。于是我回到家乡,利用家乡苹果产业发展的优势做了起来。”马红肥说。

2022年,马红肥带领公司新建“处理3万吨废弃果树枝干玉米秸秆生物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1720万元。该项目主要内容为厂房建设、设备购置、生产轮窑、硬化道路、建成雨水收集池,引水、通电、改建办公和职工宿舍用房、全面收集废弃枝干等建设任务,建成后年处理废弃果树枝干玉米秸秆3万吨。

产业布局的优化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带动了用工的增加。马红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吉子现镇为例,公司从果农那里收集的果树枝干,主要是本镇农民果园挖改的废旧果树枝干,仅此一项,加上劳务用工的费用,初步估算可以为果农人均增收近1000元。

以延安市为例,更多苹果相关企业不断向市内各县域集中:位于富县的生产苹果园内水泥立柱和建园所需零部件的富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洛川县的延安四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生产以苹果包装箱为主,兼顾果醋、苹果脆片等工业包装箱等。

据陕西省果业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陕西省全产业链布局更加优化。例如,宝鸡市千阳县以发展矮砧苗木繁育产业为重点,打造国家级苹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和苗木输出中心。延安市洛川县突出果园提质增效、生产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打造老果区改造升级示范区、全产业链大数据智能管控信息中心、数字农业示范县等。咸阳市淳化县坚持市场导向,全链开发,加大苹果国育新优品种培育和示范推广力度,着力破解同质化竞争难题,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探索走出一条“错位发展、特色竞争、新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路子,示范带动全省果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服务稳底气

苹果产业集群发展离不开各方政策的服务保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为企业和果农托底的金融保险举措。一个个管用“解渴”的政策正不断将集群内的苹果产业推向更高质量发展。

咸阳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咸阳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着力构建苹果生产、经营、服务、保障四大体系,市委农办印发年度实施方案,落实落细各项工作措施。

发展苹果产业,钱从哪儿来?“咸阳市级财政每年整合1亿元,统筹中省衔接资金9811万元,支持苹果产业项目128个;8个苹果主产县同步配套2亿元,共同以项目化推动苹果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同时,咸阳市深化实化‘链长+行长’金融服务机制,出台《咸阳银行业保险业支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保险、社会资本投入联动机制,促进‘保险+期货’提质扩面,5家企业完成郑商所线上开户。”咸阳市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2024年,咸阳市苹果产量467万吨,同比增长5.6%;全链产值340亿元,同比增长4.9%。

受益于金融保险支持的还有延安市黄陵县。苹果产业是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85%来源于果业。红彤彤的苹果承载着农户们沉甸甸的希望,然而,恶劣天气和市场波动时常侵扰着这份希望。

近年来,由于霜冻、冰雹、旱涝等自然灾害以及市场价格波动,黄陵县果农面临着“产量”和“价格”的双重风险,严重挫伤了种植积极性和自信心。以往,果农因收入不稳定返贫,甚至砍树弃园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解决传统“保险+期货”价格险无法解决的这一“双重风险”难题,在郑商所的支持下,长江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和黄陵县政府携手,于2021年开始在黄陵县创新开展全国首单苹果“保险+期货”收入险试点工作。

2024年是苹果收入险试点连续开展的第四年,在郑商所和陕西省市县三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长江期货牵头继续在黄陵县4个苹果主产乡镇实施试点项目。本次项目将期货端的采价期延长为2个月,覆盖黄陵县4个苹果主产乡镇共1.5万亩果园2530户,同时覆盖1家果业公司。

收入得到切实保障的农户也从第一年的观望、怀疑,到第二年的主动询问项目,再到第三、第四年的争相投保,风险意识有了巨大的转变。

在政府、企业与农户等多元主体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陕西省苹果全产业链产值已达1400亿元,建设区域全产业链总产值359.4亿元。

农民日报·澳门小赌攻略:农网记者 王壹

(责任编辑:李冬阳)

精彩图片